选择城市
热度:79℃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客家山歌

中文名:石岩客家山歌

城市:深圳市

区:宝安区

分类:民俗

细分类别:客家

石岩客家山歌简介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

石岩客家山歌和所有客家地区的山歌一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山歌歌体结构形式比较整齐划一,山歌中的格式和闽、粤、赣、桂、湘、川、台等地区大体相同,韵律也是平平仄仄的声韵为基调,歌词多以当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往往以物抒怀,真情实景,寓情于景。

在种类和体裁上,石岩客家山歌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戏谑性、虚玄歌、逞歌、猜调、哀歌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双关山歌等。除了劳动山歌以外最精彩也是最精华的一部分应该说就是客家情歌了,占客家山歌很大一部分比重。

石岩客家山歌对研究客家先民一千多年前的先后五次大迁徙过程中,长期以来与当地人相处、互相取长补短、与南方各地的土语山歌互相混化与影响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古代音乐及客家山歌音律艺术及语言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客家相关科普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称为客家人。 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冲击而成的...[更多]

中文名:客家
外文名:Hakka
使用语言:客家话
人口数量:8000 万
文化盛会: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主要分布地区:广东、江西、广西、福建、台湾、香港
主要聚居地:赣州、梅州、惠州、龙岩、河源、韶关、深圳
围屋:关西新围、东生围、满堂围、碧滟楼、鹤湖新居
古村落:白鹭村、培田古民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
文化保护区:梅州、赣南、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宝安区其他特产

宝安区相关资讯